“四个一批”人才凸显管理精英 创新跨界引领文化产业升级

www.wanmei.com 2016-04-12

  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公布了新一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名单。此次名单共有362名人士入选,其中文化经营管理名单显示共有15人。

  由中宣部发起的“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为国家级专项计划,拟用5到10年时间,选拔包括理论界、新闻界、出版界、文艺界、经营管理和专门技术共1300名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都是在各自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和地位,且具备相当发展潜力的专业人士。

  入选人士大多数都在推荐单位的机构中有独挡一面的地位和作用。名单中人才多数都有担任教授、大学院长等职务,或者是机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体制内司局级干部比比皆是,体制外大公司负责人也位列其中,可谓一时群贤毕至。从这一个角度也体现出这份名单的含金量,以及中央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此次公布的名单上,相较于理论、新闻等方面百人级的数量,文化经营管理名单中的15位人才更应该引起关注。仅仅从体制内就有北京北广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兼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郭章鹏,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茅院生等人。对管理人才的选择,不仅体现有关方面对于这些人才在管理能力和业绩上的认可,更凸现出国家对相关产业未来整体发展策略的考量。

  仔细观察名单后不难发现,这15位人才的选择并不拘于体制,比如完美公司池宇峰等就是颇具实力的体制外身份。

  同时,这次选拨体现了对各项文化领域的兼容并包,首次将具有“跨领域融合与创新”的管理思维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吸纳进来。

  中央领导同志(刘云山)曾对该项工程作出指示,指出文化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新。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创造的文化人才队伍。

  中国文化产业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已积蓄起扩张、融合能量,正是顺势而为,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文化与实体经济等三个维度上加强融合,让“文化+”成为一种新的加速器,助力文化产业成为“十三五”时期的新支柱。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突破升级的起步之年。“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将中国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作为主要目标,要“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推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优质的内容经营是基础,随着技术的发展,“跨领域融合”是中国文化产业生态变革的大势,当下多领域、多维度的跨界融合和创新更为迫切。

  所以,文化产业的升级不仅在于内容的深耕,更需要管理模式和管理格局的全新升级。对管理人才,也不仅仅有了解本行本业和业务能力过硬的要求,更需要在眼界、格局和经验上具有“跨领域融合”的特点和基因。

  作为完美世界董事长的池宇峰,可谓是“融合创新”的典型人物。从早期的教育产业到后来的游戏和影视产业,池宇锋所带领的团队都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池宇峰以互动娱乐产品为载体,带领完美公司从另一个角度进入文化产业,随后,一批经典游戏如《完美世界》《诛仙》等进入中国和国际玩家的视野,并一直保持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在影视方面,《非常完美》《钢的琴》《失恋33天》等剧作口碑票房的双丰收也充分展现出其深度经营的实力。

  而从更高的层面来说,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深度融合产业和资本进行产业的再激发和再革新,才是真正摆在池宇峰等中国文化产业推动者面前真正的课题。

  完美世界在2016年之初,也做出了类似尝试,一方面推进旗下影视和游戏产业的资本重组,实践中国文化产业 “影游联动”的特色模式,为泛娱乐产业的相互融合,摸索出一条创新之路。另一方面,完美环球与美国环球影业的合作更使得中国资本第一次深度接触好莱坞顶级商业模式。这一切都将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经验。

  在中国文化产业转型面临窗口的当下,这支获得中央高度认同的人才队伍,必须肩负起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为完成相关升级转型找到一条融合商业化、特色化和国际化道路的重任。

  放眼全球,中国文化产业肩负的重任并不仅在于商业模式的成功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而是为中国国家和平崛起、改善全球文化生态承担应有的责任。中国文化产业如果完成向世界顶级文化生态的跨越,不仅将成为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新证明,更将成为中国未来引领世界潮流变化的国之重器。(完)